鹿桥驿东南行约三十里至三乡驿。三乡驿因若耶溪女子题诗而知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七“王祝”条:
会昌时,有题三乡者曰:“余本若耶溪东,与同志者二三,纫兰佩蕙,每贪幽闲之境,玩花光于松月之亭,竟昼绵宵,往往忘倦,洎乎初笄,至于五换星霜矣。自后不得已,从良人西入函关,寓居晋昌里第。其居迥绝嚣尘,花木丛翠,东西邻二佛宫,皆上国胜游之最,伺其闲寂,因游览焉,亦不辜一时之风月也。不意良人已矣,邈然无依。帝里芳春,光景东迈,涉浐水,历渭川,背终南,陟太华,经虢略,抵陕郊,揖嘉祥之清流,面女几之苍翠。凡经过之所,皆曩昔宴笑之地,衔冤茹叹,举目魂销。虽残骸尚存,而精爽都失,假使潘岳复生,无以悼其幽思也。遂命笔聊题,终不能涤其怀抱。绝笔恸哭而东,以翰墨非妇人女子之事,名字是故隐而不书。时会昌壬戌岁仲春十九日也。”诗曰:“昔逐良人西入关,良人身殁妾空还。谢娘卫女不相待,为雨为云归旧山。”和者十人,祝《和三乡诗》云:“女几山前岚气低,佳人留恨此中题。不知云雨归何处,空使王孙见即迷。”
若耶溪女子因丈夫故去,无所依靠,故由长安取东出潼关,过陕州后取崤山南道归家,至三乡驿栖止,感慨良多,遂于壁上题七绝一首。诗序中有“揖嘉祥之清流,面女几之苍翠”,可知三乡驿距女几山不远,望而可见。王祝和诗亦有“女几山前岚气低”句。按女几山,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五“河南府”“福昌县”条:“女几山在县南三十四里。”按,福昌县在今宜阳县福昌村(详见“福昌馆”条),则女几山当在福昌村南三十四里附近。由今福昌村向东南方向测距15045米,则至今宜阳县花果山景区(111.850645,34.352072),花果山即是女几山的今称。《水经注》卷十五“洛水”:“洛水又东,渠谷水出宜阳县南女几山,东北流径云中坞,左上迢遰层峻,流烟半垂,缨带山阜,故坞受其名。渠谷水又东北入洛水。”渠谷水源于女几山并东北入洛,知女几山位于洛水南。距洛水约8.7公里,山高林密,飞瀑流泉,美不胜收。女几山素有仙山之名,白居易《题裴晋公女几山刻石诗后》:“利泽浸入池,福降升自天。昔号天下将,今称地上仙。勿追赤松游,勿拍洪崖肩。商山有遗老,可以奉周旋。”从白氏诗句可知此地多仙道传说。《山海经》中记载此山名“姑媱”山,晋葛洪《抱朴子》列出的二十七座道教仙山中即有此山。
女几山地望既明,则三乡驿地望在何处?《全唐诗》卷八百六十三张云容诗小传云:“张云容,杨贵妃侍儿也。申天师与绛雪丹服之,教其死后爲大棺通穴,百年后,遇生人交精气,再生,可爲地仙。后死,如法葬兰昌宫。至元和末,有平陆尉金陵薛昭,以义气逸县囚,谪赴海东。至三乡,夜遁去,匿兰昌宫古殿傍,见三美女至,一则云容,其二则萧凤臺、刘兰翘。向爲九仙媛所毒杀,同藏云容穴侧者。云容向昭备说生前事及申天师语,昭叹异。二女送酒合卺,各爲歌献酬。懽洽数夕,云容倏自言,吾体已苏,昭爲啓榇,遂活,同归金陵。”此虽为传奇笔法,但唐传奇创作实中寓虚,其地望往往极为真实可靠,故由此文看,三乡驿当与兰昌宫相去不远,据《新唐书》“地理志二”载:“福昌,畿,本宜阳。……西十七里有兰昌宫。” 《古今图书集成》卷四三六“河南府古迹”载“兰昌宫,在县西上庄保。” 考古专家在今宜阳三乡镇上庄村南的南寨村,发现《玉阳宫铭并序碑》,玉阳宫即兰昌宫,知三乡镇南寨村(111.815619,34.444307)附近即为兰昌宫旧址。 考其地貌,位地莲昌河(连昌河)与洛水交汇的三交洲区域。又《水经注》卷十五“洛水”:“洛水又东,有昌涧水注之,水出西北宜阳山,而东南流,径宜阳故郡南,旧阳市邑也,故洛阳都典农治,此后改为郡。”昌涧水即今之连昌水(莲昌河),唐时称昌水,源于崤山,在三乡镇附近出河谷,是为昌谷,李贺的出生地,故其又称李昌谷。由三乡镇兰昌宫附近向东南方向测距约9公里即为女几山,当可隔河清晰望见。故三乡驿在今宜阳县三乡镇连昌村、南寨村附近,连昌河与洛河交汇三角洲区域,山清水秀,与诸多三乡诗描写的景色一致。其大致坐标信息为:西北角(111.815495,34.444047),东北角(111.816951,34.444256),西南角(111.815621,34.443526),东南角(111.81713,34.443824)。
三乡驿因若耶溪女子题壁诗而各作甚夥,竟达十人十首之众,可谓同题题壁诗之盛事。除了上述王祝诗外,张绮《和三乡诗》云:“洛川依旧好风光,莲帐无因见女郎。云雨散来音信断,此生遗恨寄三乡。”刘谷同题诗云:“兰蕙芬香见玉姿,路傍花笑景迟迟。苎萝山下无穷意,并在三乡惜别时。” 李缟诗云:“会稽王谢两风流,王子沉沦谢女愁。归思若随文字在,路傍空为感千秋。”高衢诗:“南北千山与万山,轩车谁不思乡关。独留芳翰悲前迹,陌上恐伤桃李颜。”王涤云:“浣纱游女出关东,旧迹新词一梦中。槐陌柳亭何限事,年年回首向春风。”王硕云:“无姓无名越水滨,芳词空怨路傍人。莫教才子偏惆怅,宋玉东家是旧邻。” 李昌邺诗云:“红粉萧娘手自题,分明幽怨发云闺。不应更学文君去,泣向残花归剡溪。” 韦冰诗云:“来时欢笑去时哀,家国迢迢向越台。待写百年幽思尽,故宫流水莫相催。”另陆贞洞《和三乡诗会昌时有女子题诗三乡驿和者十人》:“惆怅残花怨暮春,孤鸾舞镜倍伤神。清词好个干人事,疑是文姬第二身。”总体来说,因是即兴题壁,又多受原唱限制,故内容单一,多为叹惋若耶女子之命运,伤其漂泊流离,其中多用剡溪、西施、宋玉东家子、文君、文姬等女性典故,也算妥帖。另刘禹锡《三乡驿楼伏睹玄宗望女几山诗小臣斐然有感》:“开元天子万事足,唯惜当时光景促。三乡陌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仙心从此在瑶池,三清八景相追随。天上忽乘白云去,世间空有秋风词。”首联写玄宗创开天盛世,可惜盛时难继,进而跌出颔联,借女几山上的神仙传说,影射杨妃死后化为神仙,其讥刺之意尽在纸墨,颈联云昔日帝王已仙去,尾联写道世间空传《秋风词》,借汉武故事抒盛衰无常、“少壮几时兮奈老何”之感慨。其中既有怀古,又有针砭,还有人生思考和体悟,可谓佳制。在叙事文学方面,《传奇》中记载了张云容与薛昭事,也极为有趣。薛昭本为平陆县尉,慷慨有义气,喜助弱小。县中有一人为母报仇而杀人,薛昭感其孝心,私自放了他,因此而被贬为海东平民。临行前好友田山叟送至三乡驿并置酒,席间赠药一粒,称服之可祛病,还可以不用进食,便可餍足。山叟告诉薛昭避于草木丛生处,不仅可以避开追逃的人,而且还可以得到美人。薛昭至兰昌宫,见此地修竹茂林,又值月朗风清,遂躲避入宫。果如山叟所言遇到三个美人,其中有张云容者,自称是杨妃侍女,深得杨妃喜爱,常令她跳霓裳舞,并赋诗以赠。因为她是皇帝近侍,故得以和与玄宗交往的申天师相识,故向天师乞药,天师赠绛雪丹,称服后身体不坏,死后百年若遇活人与之相交,即可成仙。薛昭问张云容天师模样,方知申天师即田山叟,一切皆是他的安排。薛昭遂与云容云雨,云容果复生,二人卜居金陵,数载仍容颜如旧。故事奇幻,寄托着好人必有好的果报及欺盼幸福爱情、长生不老的愿望,情节生动,人物形象也形神毕肖。其中有几首诗也颇值玩味,兹录如下:
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
脸花不绽几含幽,今夕阳春独换秋。我守孤灯无白日,寒云陇上更添愁。
幽谷啼莺整羽翰,犀沉玉冷自长叹。月华不忍扃泉户,露滴松枝一夜寒。
韶光不见分成尘,曾饵金丹忽有神。不意薛生携旧律,独开幽谷一枝春。
误入宫垣漏网人,月华静洗玉阶尘。自疑飞到蓬莱顶,琼艳三枝半夜春。
韩愈《次硖石》
岑参《浐水东店送唐子归嵩阳》
许浑《下第别友人杨至之》
孟郊《《长安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