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店临汴水,为汴京西去的第一驿,公私宴饯常在于此,类似于长安长乐、滋水驿、洛阳临都驿。《旧唐书》卷一三四《马燧传》:“大历十年,河阳三城兵乱,逐镇将常休明,以燧检校左散骑常侍、御史大夫、河阳三城使。十一年五月,汴州大将李灵耀反,因据州城,绝运路,以邀节制。……忠臣素暴戾,燧不欲入汴城,乃引军退舍于板桥。忠臣入城,果专其功,因会击杀宋州刺史李僧惠。燧还河阳。” 大历十年,马燧与淮西节度使李忠臣共讨汴州李灵耀,李忠臣胆小无谋,马燧屡建奇功,兵临汴城却并不居功,退舍于城西板桥,知板桥必当行军大道。《旧五代史》卷十六:“至大梁,不解甲,径至板桥击蔡贼,破卢瑭寨;瑭自溺而死,又于赤冈杀蔡军二万余人。”同书卷二十二又云:“太祖击蔡贼于板桥、赤冈、酸枣门、封禅寺、枯河北”。同书卷一“太祖纪一”:“是时,贼将张晊屯于北郊,秦贤屯于版桥,各有众数万,树栅相连二十余里,其势甚盛。” 知板桥确为汴城西大门。板桥地望何在?当距城西不远,《册府元龟》卷一一四:“开运三年二月壬午,帝辰时乘马幸南庄,沿河射鸭子,向西至板桥沙滩,巳时回南庄。”从南庄至板桥往返也仅用一个时辰,说明离城并不很远。白居易《板桥路》诗云:“梁苑城西二十里,一渠春水柳千条。”此“梁苑”何指?严耕望先生认为“梁苑”只是一种诗歌表达,指代开封城。并引蒋伸将汴京称为“梁苑故都”、李绅“地嫌梁苑旧池台”(《拜宣武军节度使》)“七月趋梁苑,三年谢尹京”(《到宣武三十韵》)亦以“梁苑”代汴城,证明白居易诗中板桥当在城西二十里。
板桥设板桥店。杜佑《通典》卷七“食货七”:“东至宋、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皆有驴赁客乘,倏忽数十里,谓之驿驴。” 与此史料相关,则有出自《河东集》的《板桥三娘子》,三娘子为汴州城西板桥旅店的店娃,三十而独居,开设旅店,卖粥饭为生,因常降价招待过往行人,故生意兴隆。元和间许州赵季和赴洛取道汴城,宿板桥,夜间无法入眠,偷窥三娘子以奇术御六七寸大小的木头人、木头牛耕种床前土地,须臾收获七八升荞麦。三娘子清晨以荞麦饼待客,赵季和不敢吃,其他客人吃完后俱变成驴,三娘子驱其至后院,尽掳其财物。旬月赵季后由洛阳返,仍栖止此店,晨起三娘子又拿出荞麦饼招待,赵季和偷偷拿事先准备好的荞麦饼换了一个三娘子的,蒧在身上,并以自己带饼为由让三娘子撤下荞麦饼给其他人吃。临走前赵季和请三娘子尝一下自己带的饼,并将先前偷换的三娘子做的荞麦饼递给她,三娘子食毕果变为驴。赵季和骑此驴周游,虽也试图驱使木牛木人,然终不得其妙。后在华岳庙下遇一老人,恳请赵季和放了板桥三娘子,赵季和应允,三娘子现形后不知所踪。 故事奇幻不经,然颇有奇趣。从中可知唐时汴洛路上确实如杜佑所载有不少驴驿,板桥店确在汴城西。然板桥今地望已不可考。
白居易《板桥路》诗云:“梁苑城西二十里,一渠春水柳千条。若为此路今重过,十五年前旧板桥。曾共玉颜桥上别,不知消息到今朝。”此诗公有三韵六句,体裁并不多见,从内容看为怀人之作,借汴河柳意象言思念之情,曾经在此别过的人,至今没有消息。诗歌情韵尚可,然诗境平平。
韩愈《次硖石》
岑参《浐水东店送唐子归嵩阳》
许浑《下第别友人杨至之》
孟郊《《长安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