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姚嵘《题大梁临汴驿》:“近日侯门不重才,莫将文艺拟为媒。相逢若要如胶漆,不是红妆即拨灰。”诗多谐谑,“拨灰”典出《宋高僧传·唐南岳山明瓒》载:唐代衡岳寺僧明瓒生性散淡疏懒,喜食他人残余剩羹,人称“懒残”。李泌偶遇,以为非凡,故中夜拜谒,明瓒一言不发,自炉中残烬取芋食之,并将食余一半赠泌。泌并不嫌弃,尽食之。瓒谓泌曰,此后必当领取十年宰相。后果如其所言。故“拨灰”指得到高僧点化开示。临汴驿当临汴水,然地望今不可考。
韩愈《次硖石》
岑参《浐水东店送唐子归嵩阳》
许浑《下第别友人杨至之》
孟郊《《长安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