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崔十三东游

千里有同心,十年一会面。当杯缓筝柱,倏忽催离宴。丹凤城头噪晚鸦,行人马首夕阳斜。灞上春风留别袂,关东新月宿谁家。官柳依依两乡色,谁能此别不相忆。
位置
创作时间
年份未详
作者简介
钱起(722?—780年),字仲文,吴兴人,唐代诗人。早年科举不利,唐天宝十年登第。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钱起工诗,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有《钱考功集》传世。
写作背景
无法确定
作品鉴赏
此诗具体创作时间无考,根据作品题目,当是作者送别友人,有感而作。作品的开篇两句写作者同友人的深厚情谊,即使是相隔千里,也能互相惦念。“十年一会面”写这场会面来之不易,更应颇为重视。接下来写离别宴会场景。在这两句中,作者希望借放缓宴会音乐的速度,延长自己同友人相聚的时间,体现出作者对这“十年一会面”的重视。“丹凤”两句主要对送别场景进行描绘,点明送别时间在晚上黄昏时节。晚鸦聒噪,给人一种不安之感;夕阳斜照,让人产生即将离别的失意之情。就在这样聒噪昏沉的意境之中,作者同友人立马相见,离别的失意不快情绪都在不言之中。“灞上”两句对仗极工,将此时送别的灞上场景与友人即将途经的关外场景相对仗,首句写作者对友人离别不舍而流泪,次句写作者遥想友人路途艰辛而为其担心警惕,这些都是作者与友人深厚情谊的表现。作品的最后两句接着承接此意绪,离别已然接近,分别即将开始,所以作者在最后一联中较为直白地表现出作对友人的不舍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