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创作时间
年份未详
作者简介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人。孟郊四十六岁及第,任溧阳县尉,不得志,遂放迹林泉,徘徊赋诗。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孟郊工诗。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有“诗囚”之称。今传有《孟东野诗集》10卷。
写作背景
无法确定
作品鉴赏
此诗具体创作时间无考,根据作品题目,当是作者送友人下第返家时即兴而作。因为友人此去离京是落第后失意回家,所以这篇作品处处充满了失意的情感及内容。起首两句点明送别时景色。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景色都是作者闻知友人落第后所见,所以作者在选择意象是必然会选择蕴含失意情绪的意象,如“浊水”之类。日照浊水,营造一种污浊难分的混沌意境,就是在这种意境之中,我们能够领会到作者此时听闻友人落第后的失落情绪,进而体会作者与友人的深厚情谊。颔联、颈联四句夸赞友人虽有高远志向,却无人能识别,察觉,以至于落第而归。既是夸赞也是对失意友人的勉励。尾联两句依旧写景。“咫尺”两字可算诗眼,咫尺不见,固然是作者的夸大之词,但于此其中,还是能见到作者对友人的不舍情绪。另外,结合“风尘”两字来看,可见送别时天气恶劣,几乎达到了扬沙漫天的地步。所以作者借助此种景色,令人读来更能身临其境地感受作者此时与友人的不舍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