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创作时间
793年
作者简介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人。孟郊四十六岁及第,任溧阳县尉,不得志,遂放迹林泉,徘徊赋诗。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孟郊工诗。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有“诗囚”之称。今传有《孟东野诗集》10卷。
写作背景
唐德宗贞元九年,孟郊于长安应举,再次落第,因有此作。
作品鉴赏
根据作品内容,此作全写作者郁郁不得志的心情,联系其写于长安,姑且将其定于唐德宗贞元九年,孟郊再次应举不第后所作。首联先言他人的宦途如平步青云一般,非常顺利,只要是能够走动,都能够为官任职。颔联又写自己屡次进京应举,多次无果,似乎没有他人那样好的运气和前途。颈联两句是作者描绘西京城内繁荣景象:高大绮翠的楼阁亭台满目皆是,作者眼里看着这长安繁荣景象,心中不禁发叹:这些楼阁亭台里,哪一座才能为我打开大门,让我实现自己的人生愿望。全作应用对比手法,营造悲凉凄楚格调:前半部分以他人命运与自己命运作对比,显示出作者命运之悲凉;后半部分以繁荣的长安景象同作者孤身一人的孤士形象作对比,又显出作者应举落第后的凄楚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