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经华阴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武帝祠前云欲散,
仙人掌上雨初晴。河山北枕秦关险,驿树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傍名利客,无如此处学长生。
位置
地点未详
创作时间
年份未详
作者简介
崔颢(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开元十一年及进士第,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尚书司勋员外郎。少年为诗,诗多浮艳,有轻薄之弊;晚年诗风大变。有《黄鹤楼》诗,颇令李白折服。《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
写作背景
无法确定
作品鉴赏
此诗具体创作年份无考。此诗主要写华山险峻奇观:诗作的前两联从华山之高入手,写华山刀劈斧削般的峻丽景象;中间一联以华山的地理位置入手,写华山地位之险要。首联两句中“岧峣”是写华山险峻高迈的气势。颔联两句主要写华山上景色:武帝祠位于华山,即巨灵祠,是汉武帝登上华山后所建;仙掌峰是华山上一座长势奇特的崖壁,因貌似掌印,得名仙掌峰。颈联两句从地理的角度凸显华山位置之重要。作品的最后部分以讽刺结尾。这句话表达出两个信息,一是作者借“终南捷径”的典故表达对世上追名逐利的人的讽刺;二是表达作者此时想要归隐山林,追求闲逸生活的想法。全诗前三联写景,后一联抒情,在诗气的书法上稍显板滞,具有程序化的特点。但最后一联讽刺部分指摘时弊,还是有可观之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