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昭应

夜忆开元寺,凄凉里巷间。薄烟通魏阙,明月照骊山。
半壁空宫闭,连天白道闲。清晨更回首,独向灞陵还。
位置
创作时间
年份未详
作者简介
张乔(生卒年不详),池州(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人,懿宗咸通中年进士,当时与许棠、郑谷、张宾等东南才子称“咸通十哲”。黄巢起义时,隐居九华山以终。
写作背景
无法确定
作品鉴赏
此诗具体创作时间无考,当是作者夜宿昭应,目见开元寺凋敝景象,心想唐玄宗开元盛世,心有所感,遂有此作。唐诗中,凡是创作于昭应县的作品,大都离不开作者对唐玄宗开元盛世的咏叹。具体表现为目见开元寺、华清宫或者温泉池,心中感叹唐玄宗开元盛世,李杨二人的悲惨爱情故事等等内容,此作也不例外。作者夜宿昭应,在夜晚思念开元寺,可知此时开元寺或是不存在,或是不复玄宗朝香火鼎盛的局面,满目凋敝景象。于是作者在下一句中写及自己的凄凉感受。颔联两句写作者夜中所见,薄烟、明月,一片雾气缭绕的朦胧景象。颈联两句写作者思考、回忆开元寺的现状,并由此写到安史之乱后昭应县的荒凉凋敝景象。安史之乱前,唐代帝王多次临幸昭应,安史之乱后,出游次数减少,昭应县也就由前代的繁盛景象转换为连皇帝的御道都整日无车,终日清闲的荒凉景象。尾联两句写作者从昭应出发,向长安出发。此句或是将昭应县不同往日的凋敝景象同自己孤寂寥落的心态相联系,感叹自我孤寂的感受,抒情婉转蕴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