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次华州陪钱大夫登城北楼春望因睹李崔令狐三相国唱和之什翰林旧侣继踵华城山水清高鸾凤翔集皆忝夙眷遂题此诗

城楼四望出风尘,见尽关西渭北春。百二山河雄上国,
一双旌旆委名臣。壁中今日题诗处,天上同时草诏人。
莫怪老郎呈滥吹,宦途虽别旧情亲。
位置
创作时间
828年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贞元九年进士及第,初任记室,后历任朗州司马、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诗精炼含蓄,语言清新,善于表达对人生与历史的深刻理解。为白居易所推崇,誉为“诗豪”。存世有《刘宾客集》。
写作背景
大和二年由洛阳入朝任主客郎中,途经陕州华州,有诗。
作品鉴赏
唐文宗大和二年,刘禹锡自洛至京,任主客郎中。途经陕州,因有此作。诗的首联言登城所见。“关西渭北”是谓关中平原,因其在潼关之西,渭水流域,因有所称。颔联写秦地之险,继而突出华州刺史职位之重。“旌旆”者,唐代皇帝赐予华州刺史之信物。因诗题中李绛、崔群、令狐楚皆历任华州刺史,故有此句。颈联继续歌颂李绛、崔群、令狐楚等人的功绩。“草诏人”为翰林学士的代称,因钱、李、崔、令狐等人皆为翰林学士,故有此称。刘禹锡此时将入长安,任主客郎中,故有尾联中“老郎”之谓,突出自己官位低下。“滥吹”借用《韩非子》“滥竽充数”典故,谦辞,言己诗滥竽充数。此句处处用谦敬之辞,与诗题中“忝”“夙”二字相呼应。全诗借助对历任华州刺史的赞颂,表现作者入京之前心中满含的凌云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