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创作时间
709年
作者简介
李适,生卒年不详,字子至,京兆万年人,举进士,再调猗氏尉。武后修《三教珠英》书,以李峤、张昌宗为使子思与孟子并提,后世称思孟学派。该学派注重内心省察的,取文学士缀集,于是适与王无竞、尹元凯、富嘉谟、宋之问、沈佺期、阎朝隐、刘允济在选。书成,迁户部员外郎,俄兼脩书学士。景龙初,又擢脩文馆学士。睿宗时,待诏宣光阁,再选工部侍郎。卒,年四十九,赠贝州刺史。
写作背景
709年9月,比部郎中唐贞休出为洛阳令,李适、刘宪、徐彦伯等景龙文馆学士赋诗饯行。
作品鉴赏
唐中宗景龙三年九月,比部郎中唐贞休出为洛阳令,李适、刘宪、徐彦伯等景龙文馆学士赋诗饯行。因有此作。全诗用典偏僻,诗意隐约,试解之如下。第一句中“飞凫”用曹植《洛神赋》“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典故,言唐永昌才能非凡;“矫翮”一词有施展才能之意。所以此句应该是听闻唐永昌出为洛阳令后,作者对其才能的称赞及认可。诗的末句极为难解。“三花树”出自《齐民要术》,是指生长在嵩山附近的一种树,因一年三次开花而闻名,又称贝多。“少室岩”因达摩祖师曾于此修行而闻名天下,而“贝多”树似又与佛教的贝叶菩提树相类似,所以此句应该是借用佛教典故描绘河南地区的自然风光,借以对唐永昌的任期表达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