饯唐州高使君赴任

香萼媚红滋,垂条萦绿丝。情人拂瑶袂,共惜此芳时。
骕骦已踯躅,鸟隼方葳蕤。跂予望太守,流润及京师。
位置
创作时间
710年
作者简介
徐彦伯,名洪,以字行,兖州瑕丘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714年。七岁能文。初调永寿尉,又任蒲州司兵参军。与司户韦暠,司士李亘,并称河东三绝。官终太子宾客。其诗多为闺怨、应制之作。有诗集二十卷。
写作背景
景龙四年三月,诸学士送高询赴唐州刺史任。有诗相赠
作品鉴赏
唐中宗景龙四年三月,高询赴任唐州刺史,诸学士设宴饯别,有诗唱和,因有此作。唐州,即现在的河南南阳一带。全诗可根据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诗的前三联,是对友人饯别高询场景的真实书写。首联点时,说明友人饯别高询在这一年的春日:正是柳荡花摇之季,确是离别分袂之时。诗的第三联中“骕骦”是指古时有名的两匹好马。“葳蕤”一词本是指草木繁盛的样子,在这里代指鸟隼的羽毛初成的样子。这两句写分别时刻,良马踯躅,鸟隼初成。大有还未准备好,就即将出征上任的突然之意。诗的第二部分是尾联,和寻常的送别诗一样,作者常在这一联寄托自己对即将分别的友人的期望,此诗也不免于俗。“跂予”用《荀子》“吾跂而望之”的典故,比喻作者对友人归来的渴盼之情。在这两句中,作者不仅期盼友人早日回归,还期盼友人能够在唐州任上有所作为,希望其政治功绩及能力沾溉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