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创作时间
年份未详
作者简介
祖咏(699~746),字、号均不详。洛阳人。少有文名,擅长诗歌创作。开元十二年(724),进士及第,长期未授官。后入仕,又遭迁谪,仕途落拓,后归隐汝水一带。祖咏与王维友善,王维有诗赠之。祖咏有诗一卷传世。
写作背景
无法确定
作品鉴赏
此诗具体创作时间无考,根据作品内容,当是作者贬谪外地,友人相送时有感而作。作品的起首两句点明离别场景:先言“朝”后言“宿”,是说送别时间之长,借助送别时间之长,突出友人同作者深厚真挚的情感。颔联两句以工稳对仗的形式点明送别的地点以及自己即将抵达的目的地。“驿路深”一句突出商山附近山谷重峻的险要地势同时,还体现出作者去往路途之遥远,体力之艰辛。颈联两句是作者自白句:先言对友人送别设宴的感谢之情,次句又言自己对贬谪的态度是非常排斥与拒绝的,“难任”两字显示出作者在贬谪经历面前的委屈与痛苦。之所以面对贬谪感到委屈与痛苦,除了贬所地处偏僻,山林险恶的环境即将给作者在心理与生理上造成的莫大摧残外,作者还在最后一联中说出自己因直言敢谏,受他人排挤,导致无奈被贬的经历,这无疑是造成作者委屈情绪的主要原因。贬谪经历时古代士人能够遭受的较为严重的惩罚措施,尤其是遭人排挤之后获得如此惩罚,作者的失意与委屈之情可以想见。但是作者高超地将这种失意与委屈情感寓于“谁能”、“难任”两个词之中,委婉细腻的同时令人读来深有感触,如感同身受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