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题关门

来亦一布衣,去亦一布衣。羞见关城吏,还从旧路归。
位置
创作时间
737年
作者简介
岑参(715-770),荆州江陵人,唐代边塞诗人。岑参早年遍览史籍。天宝三年进士及第,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历任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封常清幕府判官。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岑参长于七言歌行,《全唐诗》编诗四卷,今有《岑嘉州集》七卷行世。
写作背景
737年,自嵩阳进京考试,落第而归。途经潼关,作诗述怀。
作品鉴赏
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岑参自嵩阳入京考试,落第而归。途经潼关,有感而作。潼关,因其地势险要,为历代文人歌咏的对象。而潼关,作为进入长安的第一道关口,是历代诗人入京参加考试的必经之路。这首作品就是岑参入京考试时途经潼关,落第而归时又经过潼关,所以岑参有感而发,援笔写就这首作品。诗的前两句以自己入京考试,并落第而归这件事起兴,暗含作者落地后的失望情感。诗的后两句以《汉书》中终军、郭丹的事迹勉励落第而归的自己。据传,终军自西入潼关时,军吏给他一件证明过关的凭证,终军视此为侮辱,并承诺在功成之后,再度入关。作者借此典故,既有安慰,又有表述自己壮志的意思。“羞”点明自己没有像终军一样完成自己的承诺再途经潼关的心里愧疚之情。但“还从旧路归”暗示作者没有太在意科举失利这件事,并且相信自己有朝一日是可以考中入朝做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