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创作时间
753年
作者简介
岑参(715-770),荆州江陵人,唐代边塞诗人。岑参早年遍览史籍。天宝三年进士及第,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历任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封常清幕府判官。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岑参长于七言歌行,《全唐诗》编诗四卷,今有《岑嘉州集》七卷行世。
写作背景
祁乐归河东,有诗送行。
作品鉴赏
唐玄宗天宝十二载,祁乐归河东,岑参有诗送行。诗作的前四句对祁乐少年时为人称道的事迹作了简要阐述。“献赋”是指祁乐曾经像普通文人一样,向皇帝进献一份作品希望在宫廷中谋取一份官职。但当这一切不能如愿的时候,祁乐便挥鞭从戎,建功沙场。从这两件事,我们可以体会到祁乐为人的那种豪爽洒脱的气质,不愧为“后来秀”。“有时”以下三句是言,祁乐不仅文采出众,可以献赋温泉宫,而且他本人的绘画才能也十分高超。“五月”以下两句言祁乐出使河东事,“五月”一句写河东地区环境恶劣,后一句则写祁乐却行如转蓬,独自飘零无依靠。“少华”以下四句似写祁乐隐居之志。作品的最后四句言别,没有儿女情长的故作姿态,只有英雄相别的豪迈洒脱。“五老翁”一句可以看出祁乐有归隐之心。在这一句中,岑参亦寄托了自己的身世之感,希望祁乐在膜拜五老翁像的时候为自己带去一份羡慕及向往的感情。全诗看似写祁乐之不遇,实则是岑参自己的伤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