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地点未详
创作时间
年份未详
作者简介
皇甫冉(约公元717年—约公元771年),字茂政,男,汉族文人。祖籍甘肃泾州,出生于润州丹阳(今江苏镇江)。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流传诗作共有241首。
写作背景
无法确定
作品鉴赏
此诗具体创作时间无考。根据作品内容,当是作者途经华清宫,目睹华清宫旧迹,心有所感,有志而发,因有此作。有唐一代,凡是写及华清宫的作品,内容总是离不开唐玄宗的盛世,杨贵妃的美貌,以及安禄山的叛乱。此作就是从唐玄宗盛世角度来着手书写的。作品起首两句先从华清宫周围的骊山着手描写:首句先写骊山地势之广阔,自昭应能够接连新丰;次句写骊山秀美,苍翠满眼。接下来两句写唐玄宗时:首句先写唐玄宗在骊山之上开凿宫殿,大兴土木,只为了游幸玩乐;次句写骊山之高,许多宫殿都隐藏在云雾之中,营造出云雾缭绕的景致。“绛阙”至“华馆”主要写华清宫内,楼台馆阁之精美,雕梁画栋之绝伦,以此衬托出玄宗朝奢靡享乐的生活场面。“肃穆”句至“瑞气”句是赞颂皇帝美德的常用词句:皇帝出行,除了车马壮大,景象盛大之外,其气势也是肃穆谨严,有秩序的;其次,古人相信天上的云气同地上的人相互照应,认为只要是贤明的君主进过的地方,天上就会出现祥瑞的征兆。全诗从骊山美景着笔,遥想玄宗朝盛世,从宫殿场面的盛大以及皇帝出行队伍的谨严有序两方面,虽然有诸多对皇帝的溢美之词,但从此其中,玄宗朝盛世景象,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