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创作时间
年份未详
作者简介
武元衡(758-815)字伯苍,河南缑氏人。建中四年登第,任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又授比部员外郎。俄擢升御史中丞。历任户部侍郎,门下侍郎平章事,官至剑南节度使。著有《临淮集》十卷传世。
写作背景
无法确定
作品鉴赏
此诗具体创作时间无考,当是作者途经盘豆驿,有感而作。武元衡虽然身处高位,有佳名传世,但在其人生历程中,武元衡有一大半时间漂泊在路上,为唐王朝的中兴事业,削弱藩镇割据献出了自己一生的时间。作品的起首两句读来令人心酸:“不记何年别”,虽说是不知道何时曾经相别,但实际上是因为离别次数过多,导致作者也没法记得上一次离开永乐县是何时了。从离别次数之多,就可以读出作者宦游羁旅之心酸孤苦的人生况味。作品的后两句更让人容易有心酸之感:“欲驻”却未驻,体现出作者羁旅在外,身不由己的无奈感受,比上两句中的孤苦况味又深一层:心酸孤苦还有能够改变的余地,但身不由己的无奈感受却无从改变,正是这无法改变的现实,才让读者读来心生不安,心有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