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进士卢棨东归

灞岸草萋萋,离觞我独携。流年俱老大,失意又东西。

晓楚山云满,春吴水树低。到家梅雨歇,犹有子规啼。
位置
创作时间
880年
作者简介
郑谷(约851年~约910年),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至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曾与许棠、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
写作背景
880年,在长安落第后,有诗。
作品鉴赏
唐僖宗广明元年,郑谷在长安落第,因有此作。此作可根据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作品的首联,写作者登灞岸远望,写景抒怀。作者看见灞水边茂密的草木,自觉时光流逝,离进京赶考又过了几个年月,不觉有年命之喈,故在次句写“离觞我独携”。落第之后,唐人一般选择回家接着准备,或是在京郊默默准备下一年的考试,郑谷的选择是回家。所以在即将离别的时候,面临灞岸萋萋草木,既有时光飞速之感,又有一事无成的失落之感。第二部分是作品的颔联,这两句中,作者将自己的感受进一步讲明:首句言自己年岁已高,次句言自己一事无成,这两句可以看作是首联中“离觞”的解释。作品的第三部分为后两联。在这四句话中,作者站在灞岸边,想象了自己返家途中的种种景象,以期以此来抚平自己因落第而产生的一事无成之感。全诗抒情直白,写景明丽自然,前两联同后两联的转折也是因情而转,总的来说,是自然流畅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