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创作时间
765年
作者简介
岑参(715-770),荆州江陵人,唐代边塞诗人。岑参早年遍览史籍。天宝三年进士及第,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历任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封常清幕府判官。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岑参长于七言歌行,《全唐诗》编诗四卷,今有《岑嘉州集》七卷行世。
写作背景
唐代宗永泰元年,黎燧赴任江陵,有诗送行。
作品鉴赏
唐代宗永泰元年,黎燧赴任江陵,有诗送行。此作起首两句称“悔系”,有后悔作官的意味,似乎不是作者对即将赴任的友人所说的恭贺之语,应该是作者在外做官多年,久未还家,此日见友人去江陵自己家乡一带作官,心中泛起思乡之愁,自己对自己说的话。起首四句全是如此:先称自己悔恨当初选择在外做官,如今想要回家省亲既没有空闲,交通也不便利,再者家乡与长安相距甚远,更无法轻易回家。颈联两句是作者想象友人出任地点官舍景色之优美:既有香橘繁茂,又能翘首以待过往的船只,推窗见江,真是佳处。最后两句是作者对友人的问语:你为何不在长安久留,难道是留恋荆州么?这两句话首句言作者对友人的挽留,体现作者对友人的不舍之情;次句以悬想友人速速离去之缘由,体现作者对家乡荆州的怀念。作者此时长期客居长安作官,每逢友人离京,一定前去饯别。一边是体现情谊,交际往来;另一面则是幻想自己能有一天离开这种羁旅劳苦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