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创作时间
年份未详
作者简介
钱起(722?—780年),字仲文,吴兴人,唐代诗人。早年科举不利,唐天宝十年登第。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钱起工诗,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有《钱考功集》传世。
写作背景
无法确定
作品鉴赏
此诗具体创作年份无考,当是作者送下第友人离京所作。友人离京,作者相送,自有一番离愁别绪在心间;友人又是在科举落榜的情况下失意离京,于是作者在创作作品时,不仅抒发对友人的不舍,还多处以典故、语言勉励友人,表现自己对友人失意经历的同情。作品首联以友人视角写就:友人正值芳年,却失意落榜,正如无处安放的蓬草一般,今日又要离京,失意之中,只能回望长安,无奈离去。颔联两句用典,表现作者对友人经历的同情。首句先以“蛾眉”之美貌比喻友人之才高,后用“秦镜”典(秦宫有镜,明察秋毫,可照人心腹)是说友人才高却不能为朝廷所录用;此句用“鹢鸟退飞”的典故言友人落榜后出京之事。这两句话先是写作者为友人遭遇有打抱不平之意,后写作者知友人离去而产生的同情心。颈联两句安慰友人,言每人都经历过这样的落榜经历,不必为此烦恼。尾联两句从安慰、勉励友人的语境中脱离,只言送别事,实际上是作者转移友人注意力的一种方式。全诗从同情到勉励再到安慰最后以离愁转移友人的失意情绪,作者为排解友人情绪所作的努力都付诸文字,我们读此可以感受到作者同友人的深厚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