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创作时间
725年
作者简介
储光羲(约706—763)润州延陵人,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官至监察御史。今有《储光羲集》5卷传世。
写作背景
开元十一年(公元725)储光羲离开家乡,辗转于长安、洛阳应试,此诗当作于此间。
作品鉴赏
六九冰开,七九燕来,洛阳城里春意初绽。诗人不吝惜笔墨,用大量篇幅写入春后的洛水。洛水穿城而过,将宫城、皇城与城郭分开。洛口是诗人途经水路入洛的交通要冲。春天的第一声脚步,总是格外眷顾于冰雪消融的声音。因此洛水被大面积地纳入到诗人关注的视野中。后两句诗人将镜头聚焦于眼前,由远及近。“乱”字写得尤为传神。早春生命刚吐露新绿,落花尤衬得万物生长的不易。阵阵落花放佛要淹没了行路,马也生出恻隐之心,小心躲避惟恐惊扰了这脆弱的生命。诗歌虽造语自然,但我们却能从中吟味出自然之旨趣。故《四库提要》说储诗:“质朴之中有古雅之味”,当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