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创作时间
838年
作者简介
温庭筠(812—870)原名岐,字飞卿,太原人。年少任才,好讥讽权贵,以致一生宦途失意,官仅国子助教。通音律,擅作词。词作多属意女子闺阁绣户。开“花间词”派香艳之风。有《温庭筠诗集》,《金奁集》。存词70余首。
写作背景
唐文宗开成三年,温庭筠于年前居家迁往长安。春日,浐水送友人。
作品鉴赏
唐文宗开成三年,温庭筠于年前居家迁往长安。春日,浐水送友人,因有此作。此诗结构独特,根据内容可分为两部分。前三联渲染离别的场景,烘托离别时的不舍情绪。首联写在掺水辽阔无际的城郊,送别友人。句中“烟”字可谓诗眼:写送别时天还未亮,草色朦胧之感;又写前路漫漫,友人去处无法追随的迷茫感受。颔联两句用乐景衬哀情法,全写一片春日和煦温暖的景象,借此加深离别的不舍情绪。颈联两句中,“残”、“幽”两字是为诗眼。作者送别友人,此时心情大有不快,看景观物都带有伤感情绪,故选择景物也多是残破幽微之物。读者每每读此,可以通过体会意象,体会作者此时面临分别时的不舍情绪。作品的第二部分是作品的最后一联,此联作者直言自己的不舍、伤感情绪,将前文利用景物烘托的情绪和盘托出,无尾曲婉转语。但由于前文景物的烘托,此处直言,也就没有不妥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