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宣武郑尚书启

某啟。某聞鄭司農之東去絳紗,感深吾道。謝記室之西辭朱邸,戀切所知。雖定名之分則殊,而懷德之心不異。其有棲羸樂廄,養病醫門。海燕辭巢,即摧萍影。林烏繞樹,忽軫蓬心。又安得下棄席於詩人,感崩波於行客。某也風塵下物,天地中材。光逸門寒,無因自進。揚雄口吃,徒欲解嘲。屬者尚書置驛恩寬,敦風志大。孔文舉之乾元禮,既忝登門。徐孺子之謁陳蕃,俄蒙下榻。淹延館宇,荏苒春秋。稻粱有異於他人,觴豆時陪於上客。那言此際,遽愴離聲。背重德於邱山,揖紅塵於道路。緬懷今日,杳不勝情。加以貢部傷心,名場落羽。獸因鬥困,羊以多亡。前瞻既倦於吹齏,內顧徒悲於求劍。昔也來慚賦雪,謬稱梁苑之游。今則去類乞師,已抱秦庭之哭。倚征輪而悵望,指斷鞭以夷猶。尚書儻或仙客壺中,旁均日月。山公啟里,別借篇題。無令一葉先秋,遂對滿堂垂泣。舍此丹須九轉,桃指千年。天也何如,時乎不再。謹啟。
位置
地点未详
创作时间
864年
作者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杭州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屡试不第。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
写作背景
公元864年五月,投诗干谒新任宣武节度使郑处诲。公元864年秋,辞别郑处诲南归。
作品鉴赏
公元864年五月,投诗干谒新任宣武节度使郑处诲。公元864年秋,辞别郑处诲南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