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冬自嵩山赴洛道中作

皇运偶中变,长蛇食中土。天盖西北倾,众星陨如雨。胡尘动地起,千里闻战鼓。死人成为阜,流血涂草莽。策马何纷纷,捐躯抗豺虎。甘心赴国难,谁谓荼叶苦。天子初受命,省方造区宇。斩鲸安溟波,截鳌作天柱。三微复正统,五玉归文祖。不图汉官仪,今日忽再睹。升高望京邑,佳气连海浦。宝鼎歊景云,明堂舞干羽。虎臣□激昂,□□□御侮。腐儒著缝掖,何处议邹鲁。西上轘辕山,丘陵横今古。和气蒸万物,腊月春霭吐。得为太平人,穷达不足数。他日遇封禅,著书继三五。
位置
创作时间
764年
作者简介
独孤及(725~777年),字至之,河南洛阳人。唐朝大臣、散文家。天宝十三年及第,补华阴县尉。唐代宗召为左拾遗,改太常博士。迁礼部员外郎,历任濠、舒二州刺史。官至常州刺史。少诵五经,后勤于经史。著有《毘陵集》三十卷。
写作背景
此诗大致作于广德二年(公元764)冬,代宗诏征独孤及为左拾遗,于洪州入京途中。
作品鉴赏
此诗大致作于广德二年(公元764)冬,代宗诏征独孤及为左拾遗,于洪州入京途中。安史之乱后,社稷濒临倾覆。满目疮痍的现实激起了诗人的报国之志。诗人师法汉朝,乞灵古人,出入于两汉典籍,用《后汉书·光武帝纪》之语,“不图汉官仪,今日忽再睹”,呈现一片和平之音。诗人以文为诗,大笔挥毫,将捐躯报国的爱国情怀以散文笔法铺叙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