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创作时间
年份未详
作者简介
贾岛(779-843),字阆仙,范阳(今河北省涿县)人。早年为僧,后还俗。屡试不第。唐文宗时任职主簿小官。他惟喜作诗苦吟,诗风清淡朴素。贾岛与孟郊并称“郊寒岛瘦”。一生不喜与常人往来,《唐才子传》称他“所交悉尘外之士”。
写作背景
无
作品鉴赏
贾岛一生“蹉跎随泛梗”,以亦儒亦释的身份,足迹遍布大唐的南山北渚。他曾淹留长安二十余年,“三十年来常在客”的羁旅飘零,使他的诗歌难免打上消极的、与常情背道而驰的烙印。然而早年皈依青门的生活经历终究是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虽然偶有流露失意之情,却都在尾端振起,衲气终身未除。“趋”字将远行之人的飘零意绪平添了一层,诗人刻意忽略时间的前置,仿佛只有快节奏的疾行才能打破时间的流动。诗人累举不第,短褐悬结所以曰“惭”。“偏”字缘何?太室、少室二山掩映在密云深处,泾、渭、洛三川被皑皑积雪覆盖。此赴洛中已是严冬,诗人在大雪中跼躅难行,步履维艰,顿生人若浮萍漂泊无定之感。然而苦寒之境毕竟不能掩夺性情,纵然孤鸿也有归来之际。落笔至此,诗中的冷寂愁苦之色渐渐淡出,转而以豪宕振起,于劫灰之上泠然独存。固形成贾岛特有的清峭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