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陵行送别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我向秦人问路岐,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正当今夕断肠处,黄鹂愁绝不忍听。
位置
创作时间
744年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据《新唐书》载,李白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为人爽朗大方,喜饮酒作诗。有《李太白集》传世,风格豪迈,清新飘逸,颇能见太白之志。
写作背景
天宝二年春,灞上送友人,因有此作。
作品鉴赏
唐玄宗天宝二年春,李白于灞上送别友人,因有此作。“送君”一句点明送别友人一事。这一句以“浩浩水流”起兴,以浩荡水流兴作者对友人即将离别的离愁别绪。“无花古树”言初春树未抽芽的荒凉景象;“春草”采用《楚辞》中春草的含义。这两种物体,一个使作者见了产生伤春感情,一个使作者根据《楚辞》中春草的含义,生发出浓郁离愁,故言“伤心之春草”。“王粲”一句因为王粲曾避难荆州,途经南下之路,所以说此时境遇同王粲的友人的前路也很崎岖。“紫阙”一句借助飘荡无定的浮云,比喻即将漂流异地的友人对长安的思念之情。作品的最后一句中“骊歌”指送别的经典作品《骊驹》,此于前文送君情长遥相呼应,使全诗结构圆融,情韵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