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潼关

都城三百里,雄险此回环。地势遥尊岳,河流侧让关。
秦皇曾虎视,汉祖昔龙颜。何处枭凶辈,干戈自不闲。
位置
创作时间
年份未详
作者简介
张祜(约785年—849年?),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写作背景
无法确定
作品鉴赏
此诗具体创作时间无考。作品起首两句先总写潼关之壮阔险要:“三百里”写其壮阔;“雄险”写其地势险要。颔联两句特写潼关之险:前有水河汹涌,后有山岳耸峙,这难道不是兵家必争之地的险要特征吗?颈联两句写潼关的历史:秦始皇就是占据了潼关,函谷以及崤山之险才能守卫江山,吞并六国;汉高祖刘邦起兵反秦时也曾作为攻入潼关的第一人,并在此建下百年基业。作品的收尾两句写作者对潼关的总体感受。“枭凶辈”当是指以安禄山为首的起兵反唐的农民起义军。这里写潼关自古战争不断,作者之意是通过反面衬托,凸显潼关的地势险要,军事意义重大等特点。从全诗来看,抓住潼关地势险要,军事意义重大的特征对潼关举行描写,抒发感情,令全诗读来有一种豪迈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