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亭留别

灞浐风烟函谷路,曾经几度别长安。昔时蹙促为迁客,今日从容自去官。优诏幸分四皓秩,祖筵惭继二疏欢。尘缨世网重重缚,回顾方知出得难。
位置
创作时间
829年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人。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交好,二人有唱和诗歌传世,世称“元白”。乐天前期诗歌以讽谏为主,有《新乐府》传世;后期专攻通俗诗歌创作。语言平易通俗。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写作背景
大和三年五月,白乐天分司东洛,朝贤悉会兴化亭送别。
作品鉴赏
唐文宗大和三年五月,白居易罢刑部侍郎,赴任洛阳,当时的友人悉数与白居易在长乐亭送别。此诗即作于此时期。诗的首联言作者此时四别长安城,分别在四十四岁时,左贬江州;五十一岁时又任杭州刺史;五十二岁时,改任苏州刺史;此次离别长安则是第四次离别。因为前三次离开长安都是以被贬谪的身份仓促离开,所以说:“昔时蹙促为迁客”,此次离开则是自主去官,在心态上较为从容一些,所以称此次离开为:“今日从容自去官”。颈联使用“商山四皓”与“二疏”的典故抒写自己高洁的品格及从容恬淡的暮年心态。“商山四皓”是秦末汉初四位不愿意为新朝作官,于是隐居商山的高人;“二疏”则是汉朝时疏广、疏受两位贤臣,作官已达顶峰。遂辞官,返居田园的典故。这一句写白居易在离开长安官场的洒脱和怡然自得的乐趣,大有陶潜复归园田的雅士风范。可毕竟是久在官场,多方力量的束缚,使作者发出“回顾方知出得难”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