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南九里旧鹊村作

弊庐接箕颖,綵翠横天衢。家世事灵岳,嵒栖安敢渝。从俗因迹化,归静知心愚。上违先人训,下怜菲薄躯。自问何功业,谬与贤俊俱。执羁翊龙羽,秉笔游鸿都。尸禄负诸己,日使田园芜。常恐白云意,溘尽黄埃涂。妙年负恩德,欲去何踟蹰?明主本尚道,黄屋均蓬壶。饮惠可冥分,归事烧金鑪。
位置
创作时间
699年
作者简介
宋之问(约656—约712),字延清,汾州隰城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武则天时,以文才为宫廷侍臣,颇受恩宠。中宗景龙中(708年)转考功员外郎,与杜审言、薛稷等同为修文馆学士。后因受贿罪贬越州长史。睿宗景云元年(710年)流放钦州。善工诗,有《宋之问集》传世。
写作背景
圣历二年(公元699)年十二月,宋之问出使嵩山,过嵩山旧宅,有诗言志。
作品鉴赏
圣历二年(公元699)年十二月,宋之问出使嵩山,过嵩山旧宅,有诗言志。“儒道两相妨,达兼济天下,穷独善其身”,这是传统知识分子的初衷。诗中着重表现了出世与入世相搏的矛盾心理。诗人虽有归田之志的自述:“尸禄负诸己,日使田园芜”,但只是怀才不遇的牢骚与激愤。根本上仍是俟机而出,并未真正抛弃宫廷荣华而遁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