硖石遇赦

天网初开释楚囚,残骸已废自知休。荷蓑不是人间事,归去沧江有钓舟。
位置
创作时间
821年
作者简介
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梁园。兵乱时,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旋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蹭蹬十年,复归洛阳。官终国子博士,世称“李博士”。著有《李涉诗》一卷。存词六首。
写作背景
此诗或作于唐穆宗长庆元年,当是作者在硖石县听闻赦免的消息,有感而作。
作品鉴赏
此诗或作于唐穆宗长庆元年,当是作者在硖石县听闻赦免的消息,有感而作。作品的开头两句中:“天网”出自《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句,谓天道广大,在这里指皇帝发出的赦令。“楚囚”是作者自称。因元和六年时,作者因罪贬谪峡州司仓参军,在巴山楚水凄凉地过了十年囚徒似的逐臣生活,所以作者将自己称之为“楚囚”,这段经历这是判断此作创作时间的重要依据。次句是说十年贬谪生活给作者在身心上都带来了折磨,所以作者称自己“残骸已废”,是对自己失去信心的表现。作品的后两句承接上一句,写作者此时对生活、前途失去信心,生发出归隐之心,想要归去江边做一位渔樵翁。事实上,作者也是这样行动的,这次赦免之后,作者放舟南下,遍游江南,最终在嵩山隐居。应该说明的是,这首作品呈现出的内容情感,完全可以作为一位贬谪孤臣的心迹表白,从他的表白中,观一斑而窥全豹,知道当时贬谪生活对臣子身心的摧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