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发三泉即事

暗发三泉山,穷秋听骚屑。北林夜鸣雨,南望晓成雪。只咏北风凉,讵知南土热。沙溪忽沸渭,石道乍明灭。宛若银碛横,复如瑶台结。指程赋所恋,遇虞不遑歇。重纩濡莫解,悬旌冻犹揭。下奔泥栈榰,上觏云梯设。搏颊羸马顿,回眸惴人跌。憧憧往复还,心注思逾切。冉冉年将病,力困衰怠竭。天彭信方隅,地势诚斗绝。忝曳尚书履,叨兼使臣节。京坻有岁饶,亭障无边孽。归奏丹墀左,骞能俟来哲。
位置
创作时间
722年
作者简介
苏颋670年-727年)字廷硕,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历任监察御史。神龙中迁给事中、修文馆学士、中书舍人。官终礼部尚书。善属文,颇受玄宗赞赏。与燕国公张说相称,世称燕许。有诗集三十卷。
写作背景
开元十年(公元722年)九月,苏颋从益州准备返长安参加祭汾活动,再次经过三泉时,有感而作。
作品鉴赏
开元十年(公元722年)九月,苏颋从益州准备返长安参加祭汾活动,再次经过三泉时,有感而作。此诗着重表现了苏颋作为尚书大臣、皇家使节不辞年迈体衰为国奔走报效的一片赤诚。诗人先以描述风雪交加的暮秋,梁州三泉一带山道的自然环境来突出此行之艰难。接着表述自己希望国家富庶、边陲安定的愿景。全诗以短促、凄苦的入声韵更进一步表现诗人内心的苦况。从而衬托出为国效命、坚贞不屈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