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创作时间
826年
作者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其诗作被称为“元和体”。元稹的创作广泛,其中以诗成就最大。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卷,留世有《元氏长庆集》。另外元稹还积极创作唐传奇。代表作有传奇《莺莺传》。
写作背景
赴洛于同轨城作
作品鉴赏
题为“望月”,字字都从月色中照出。“月光”是此诗的诗眼。因为有朗照的月光,所以消残的积雪才在夜晚历历可见。以两个“满山”依次缀之,将“残雪”与“烈风”轻轻绾合,连通视觉与触觉。第二句紧扣一个“野”字,诗人用远视角加以观照。荒郊僻壤,门庭冷落,鲜有香火的供奉,破落自是情理之中。夜色渐晚,劳累了一天的人也都歇息。烟火也变得阑珊,光线更加晦暗,古楼掩映在幽深岑寂的夜色中。只有一轮朗月还静静地悬挂在半空中,洒落满地空明。落笔至此,勾勒出一幅皓月当空、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