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新丰别友人

一百五日家未归,新丰鸡犬独依依。满楼春色傍人醉,半夜雨声前计非。缭绕沟塍含绿晚,荒凉树石向川微。东风吹泪对花落,憔悴故交相见稀。
位置
创作时间
年份未详
作者简介
赵嘏(806-853)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少时游历四方,大和七年落第,寓居长安多年,期间以诗文干谒王官大臣。会昌四年进士及第,初为渭南尉。少有诗名,因“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一句杜牧赞赏为“赵倚楼”。
写作背景
无法确定
作品鉴赏
此诗具体创作时间无考。寒食为古代的传统节日,是冬至后的第105天,又被称为一百五日。所以作品的起首两句中先以“一百五日”起头,说自己寒食节的时候,仍然在外漂泊,看见新丰街道上鸡犬相依,顿时心生思乡之情。颔联两句写作者在寒食这天的所闻所见:见窗外春色,引人陶醉;闻半夜雨声,惹人伤心。从作者的所闻所见,可以领会作者此时独处异乡,思念家人的苦痛心情。颈联两句又写作者所见,句中写“缭绕”、“向川微”等词语,可以说明这句是写作者眺望所见。眺望远方,除了观美景以愉悦内心以外,还有眺望家乡之意,是思念家乡的代表性动作。而且,在意象的选择上,此句全是或晚、或微的意象,这也是受到作者此时低落心情影响的结果。在最后一联中,作者见到故交后,就再也无法抑制心中的情绪,以一种更为直白的方式表现出自己此时的心情:“憔悴”一词当是对作者此时面容的一种特写,借此可以得知作者思乡情感的深浓。全诗从内容上来讲,前三联内容较为委婉,除了首句点明作者寒食未归家外,其他的部分读者只能凭借对意象的解读,揣测作者心情;而到了最后一联,因见到故乡旧友,作者一直压抑的内心得以抒发,表达方式相较前三联直白一些,但总体上还是婉转内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