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创作时间
年份未详
作者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杭州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屡试不第。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
写作背景
无法确定
作品鉴赏
此诗具体创作时间无考,根据作品题目,当是作者送落第友人回家时,有感而作。作品的首联以友人的口吻说“做好诗赋之后却无处换取黄金,只能在春日自唱自叹”这样的文学无用论,侧面表现出友人因落第而产生的失意情绪。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对文学取士价值观的否定,消极情绪频频出现于落第文人口中。颔联两句中“仄席”是指天子侧坐等待贤良之士的行为。这句是说天子贤明以待贤良,听闻士子多病又泪下沾襟,塑造出一位礼贤下士,体察民情的贤明君主形象。颈联两句对仗工稳。首句“狂遮袂”是指因离别时的伤感情绪影响涕泗滂沱,用袖抹泪的行为,显示友情颇深;次句“渌满心”是说友人身在长安,心中却系念池阳家乡,显示思乡情重。尾联两句是作者劝勉、嘱托友人的语言。最后一句中,作者将“落第”一事比作“闲事”,言不要让这些闲事影响友人的心情,嘱托愈殷切,与友人的情感愈深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