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创作时间
753年
作者简介
岑参(715-770),荆州江陵人,唐代边塞诗人。岑参早年遍览史籍。天宝三年进士及第,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历任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封常清幕府判官。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岑参长于七言歌行,《全唐诗》编诗四卷,今有《岑嘉州集》七卷行世。
写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二年,岑参于长安送别友人归东台,因有此作。
作品鉴赏
唐玄宗天宝十二年,岑参于长安送别友人归东台,因有此作。作品的起首两句先总写送别场面:首句写红亭之中,酒瓮正香,正是盛宴将开之时;次句写友人面容美丽,衣着光鲜,一副意气风发的模样。颔联两句对送别时候的场景作了一番描绘:此时正是微雨时分,天气正寒未暖,一片幽寂之中,忽有小虫鸣叫,饶有趣味。颈联两句写纵性恣肆的饯别场面:既有音乐相伴,当有歌舞助兴。送行人酒酣耳热,把酒言欢的场景都在言外,欢乐恣肆的饯别场面可以想见。而伤感的离别情绪就寓于这种欢乐的饯别场面之中。可以说,对友人离别有多么不舍,送别场面就有多么欢乐。作品的最后两句表现作者对友人的不舍:首先知道,古人送别,不知何时再见。正是在这种再难相逢的恐惧感的基础上,作者以自然植物的凋零比喻友人年岁渐长,凸显出作者对于友人离别一事的伤心失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