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创作时间
835年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人。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交好,二人有唱和诗歌传世,世称“元白”。乐天前期诗歌以讽谏为主,有《新乐府》传世;后期专攻通俗诗歌创作。语言平易通俗。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写作背景
元和九年,自洛阳赴下邽,途经敷水,因有此作。
作品鉴赏
唐宪宗元和九年,白居易仍分司东都,任太子宾客。是年,同友人赴下邽,途经敷水,因有此作。白居易自太和元年,征为秘书监以来,三次途经敷水,并留下四首作品,其中多借秦罗敷传说歌咏此地清幽脱俗的景致。此诗在继承前作诗歌创作传统的基础上,更胜一筹。试看:作为一首唱和诗作,诗的开头一语双关,“使君踟蹰”一句既借《陌上桑》“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引出秦罗敷的典故;又引友人关注,作为唱和诗的开场。“每过”一句言此地风景绝好,似有罗敷后人居住,需处处留意才是。此句虽词语简单,语意浅显,实则透露着此刻白居易闲居洛阳时安逸平和的心态。此诗可与同时期的作品《华州西》比照来看:《华州西》写于白居易返洛途中,即将开始闲适生活之前,诗中的作者似一位满身泥尘久经官场的官员;而此诗不同,“试”、“何妨”就写尽作者闲来无事,相试解闷的意趣纵横,而此时的白居易倒象是一位农村闲居的老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