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到洛口入黄河

河洲多青草,朝暮增客愁。客愁惜朝暮,枉渚暂停舟。中宵大川静,解缆逐归流。浦溆既清旷,沿洄非阻修。登舻望落月,击汰悲新秋。倘遇乘槎客,永言星汉游。
位置
创作时间
725年
作者简介
储光羲(约706—763)润州延陵人,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官至监察御史。今有《储光羲集》5卷传世。
写作背景
开元十一年(公元725)储光羲离开家乡,辗转于长安、洛阳应试,此诗当作于此间。
作品鉴赏
开元十一年(公元725)储光羲离开家乡,辗转于长安、洛阳应试,此诗当作于此间。就诗歌体裁而言,储独以五言古胜场耳。储光羲的小诗清新可诵,其山水田园诗与王维等为伯仲之欢。储光羲应举不第,襟抱难展,遂常常将放归自然作为调适身心的最好去处,散怀山水而至萧然忘羁。故行旅途中的每一片青草,每一条溪流,每一抹月色,都投射了诗人主观的精神和情感。诗人将身世之感并入山水诗的内容,以整个自然山水为喻体,寄托了他的失意不平和羁旅离愁。诗人尤爱用“清”字,营造一种雅致清旷的意境。山水的清幽,伴以写法上的浑然而就,格外显得韵致高远。胡应麟谓其:“储光羲清而适,”推誉过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