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创作时间
810年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人。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交好,二人有唱和诗歌传世,世称“元白”。乐天前期诗歌以讽谏为主,有《新乐府》传世;后期专攻通俗诗歌创作。语言平易通俗。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写作背景
元和五年,新丰店逢故人,有诗以赠。
作品鉴赏
元和五年,白居易在长安城周边的新丰店偶遇古人,因有此作。诗的首联点明时间地点:秋日的黄昏,新丰废宫(汉高祖刘邦为其父修建的行宫)的路旁,二人相遇。颔联对二人相遇的情景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尽日”一词通过写二人相遇后交谈的时间较长,侧面写二人的感情深厚。后两联主要是作者在知道故人的近况(“不得意”)后,借用“马周”典故对其进行劝勉。马周是唐太宗贞观时期人,年少好学,客居新丰,却因落拓,不为人所重。而后西游长安,知遇于太宗李世明,拜官中书舍人。这里作者借助唐初马周的典故,对有着相同境遇的故人进行劝勉,希望其不要因为一时的困窘而对大有可为的未来失去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