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创作时间
843年
作者简介
项斯(约公元836年前后在世),字子迁,台州府乐安县(今浙江仙居)人。因受国子祭酒杨敬之的赏识而声名鹊起,诗达长安,于会昌四年擢进士第,官终丹徒尉。著有诗集一卷。
写作背景
会昌三年,项斯于长安以诗干谒国子祭酒杨敬之。
作品鉴赏
项斯少以诗闻名天下,于会昌三年以诗干谒时任国子祭酒杨敬之。此诗中“初作帝乡游”一句点明此诗写于项斯初来长安途中,昭应驿亦是西入长安的必经之路,所以此诗约作于项斯西入长安,干谒杨敬之时间,大约是会昌三年所作。诗的首联言作者此时出行的动机以及出行的时节为寒冬雪季。颔联写作者出发之早。“乡帆”一句可推知作者应从水路而来。诗的颈联将冬季早起时的“卷席”“手冷”“怕梳头”等寻常动作写得工稳至极,最见作者功力。尾联描绘驿馆周边景色。时值冬季。万物无色,天地冰封。唯有温泉水暖,不冻自流。唐代昭应驿周边有温泉,唐人诗作中多有提及,亦有唐人于温泉上题壁留诗,是为一种文学景观。全诗因是“初”来长安,所以诗中所写皆是诗人眼中好奇的表现。自颔联以下,全诗自醒至梳头再至出门观景,具有流动性,也是全诗的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