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地点未详
创作时间
年份未详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
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出生于郑州荥阳。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而备受排挤,蹭蹬一生。李商隐工诗,善属文。其爱情与无题诗最佳: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为人传诵。
写作背景
无法确定
作品鉴赏
此诗具体创作时间无考。根据作品内容,当是作者途经骊山,有感而作。首句先写骊山顶峰上有唐玄宗时期开凿的温泉数十眼,如今登临此地,还能感受到玄宗朝温泉的温暖与香气;次句写骊山之上,除了温泉,还有唐玄宗为游幸骊山,下令修建敕造的宫殿楼阁。据《长安志》记载,天宝六年,改温泉宫为华清宫,其殿名为九龙殿。殿内有温泉,亦有安禄山进贡的石莲花立于温泉汤池之中央。所以此句说,九龙殿包围着石莲花,像呵护石莲一般。作品的后两句又写唐玄宗游幸骊山之盛况以及程度之频繁。句中“长生殿”为华清宫内侍奉皇帝就寝的宫殿,所以“每幸长生殿”谓唐玄宗出游之频繁;此句写及唐玄宗出游的盛况,朝廷上下只有寿王不随从,其他的官员都在游幸之列。此句甚巧,一是点明唐玄宗出游之盛况,二是叙出唐玄宗与寿王李瑁的恩怨纠葛,点出作者对唐玄宗宠幸儿媳的指责以及讽刺态度,一句两用,不可谓不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