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创作时间
696年
作者简介
杜审言(约645-约708),字必简,襄州襄阳人(今湖北襄阳)。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诗圣"杜甫的祖父。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后人辑有《杜审言诗集》。
写作背景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杜审言于洛阳送著作佐郎崔融随梁王武三思东征契丹而作。
作品鉴赏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杜审言于洛阳送著作佐郎崔融随梁王武三思东征契丹而作。杜审言在描绘自然环境时,时露“诗家缚虎手”的千钧之力。诗人紧抓关山朔风、戎衣胡笳等边地特点,对祖饯之盛、军威之壮、边塞之奇三个方面作了尽情的渲染。所写境界及其开阔,纵横捭阖间洋溢着豪迈的战斗热情。情调的高昂和笔力的雄健,构成了该诗的主要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