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次洛阳道中

秋风吹故城,城下独吟行。高树鸟已息,古原人尚耕。流年川暗度,往事月空明。不复叹岐路,马前尘夜生。
位置
创作时间
875年
作者简介
崔涂,字礼山,江南人。生卒年不详。光启四年登第。终生飘泊,漫游四方,故其诗多以飘泊生活为题材,其诗喜用古事,而不见拘束。情调苍凉。著有诗集一卷。
写作背景
此诗大约是乾符二年秋礼山行旅洛中时所作。
作品鉴赏
此诗大约是乾符二年秋礼山行旅洛中时所作。礼山的诗歌,师法张籍之清新淡雅。刘熙载《艺概》说 “五言无闲字易,有余味难”,礼山律诗语言,就颇有余味,用词质朴而给人淡雅古致之感,此作既是如此。首联与颔联,先以眼前之景直接入诗,万里秋风、故城洛阳、孤树归鸟、躬耕农夫,皆是礼山独行途中所见,虽是寻常景象,而“独吟行”却为之加上些许凄清哀绝的色彩;颔联由所见所闻抒发往事如烟之感慨,时光河流般暗自流逝,不舍昼夜,前尘往事清晰明亮如同天上月,却始终无法触及,“暗”与“空”字用的相当绝妙,道尽了诗人心中逝者如斯夫的无奈与感伤;尾联从心灵波动中抽离,诗人不再叹息,只将一腔愁思与夜色,一齐抛置在踏起尘埃的马蹄之下。整首诗语言平淡自然,不求一字一句的绮丽,给人以不事雕琢之感,然而其孤苦的感伤之情却在起承转合之间刻画地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