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创作时间
726年
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唐朝著名诗人、画家。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写作背景
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四年期满后,王维结束了济州司仓参军的任职,启程归京,准备待命新职。诗人走水路,船至广武城时,写下了这首诗。
作品鉴赏
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四年期满后,王维结束了济州司仓参军的任职,启程归京,准备待命新职。诗人走水路,船至广武城时,写下了这首诗。发端两句直叙归途情景,然后移情入景。行至广武城边时,为什么“泪沾巾”?是广武城勾起了诗人往昔的回忆?还是恰逢暮春撩动了文人伤春惜春的情思?亦或是归客的身份让诗人近乡情怯?诗人写得扑朔迷离。这种写法是倒装结构,答案往往在下文揭露。后两句是开篇两句的对照。暮春百花凋零,寂寂的落花,仿佛现在的自己,难以主宰自己的命运。本来是鸟鸣,诗人却用“啼”字落笔,哀婉凄切的嘶鸣一寸寸浸淫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