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硖石

数日方离雪,今朝又出山。试凭高处望,隐约见潼关。
位置
创作时间
817年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南阳人。贞元八年,擢进士第。才高,好直言,累被黜贬。初为监察御史,旋贬阳山令,又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转考功、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又改庶子。因谏迎佛骨一事,贬谪为潮州刺史,移袁州。官终兵部侍郎。其诗豪放,有古人风范。有诗集四十卷。
写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唐皇下令平定淮西吴元济,韩愈时任军中行军司马,行军至硖石,有感而作。
作品鉴赏
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唐皇下令平定淮西吴元济,韩愈时任军中行军司马,行军至硖石,有感而作。作品的前两句可视为全诗的起兴句,先对行进路程以及途中所见作简单描述:几日之前才离开雪山,今日又要行军离开山川。行军途中,景色变幻不一,也为作者提供了广泛的诗思。作品的后两句通过写景言情:这里的潼关可以视为长安的象征,权力中心的象征,优游生活的象征。行走在外的作者所面对的坏境固然不如长安的生活环境,所以作者试着向西远望,看是否能望见潼关所在,抒发自己对潼关,对长安的怀念情感。“试”字为尝试,看不看得见潼关都有可能,但作者还是做出了试探举动,表现出作者对潼关、长安的深挚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