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郡归洛阳闲居

十年江海守,旦夕有归心。及此西还日,空成东武吟。花间数杯酒,月下一张琴。闻说功名事,依前惜寸阴。
位置
创作时间
836年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贞元九年进士及第,初任记室,后历任朗州司马、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诗精炼含蓄,语言清新,善于表达对人生与历史的深刻理解。为白居易所推崇,誉为“诗豪”。存世有《刘宾客集》。
写作背景
开成元年,刘禹锡罢郡,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归洛阳作。
作品鉴赏
开成元年,刘禹锡罢郡,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归洛阳作。“应怜一罢金闺籍,枉著逢春十度伤”。诗人曾转涉巴山楚水长达十年之久。随着贬谪岁月的流逝,植根于诗人内心的悲愤和郁悒与日俱增。诗人的被弃感、被拘囚感和生命荒废感往往不自觉地流露于笔端。只有故乡能抚平诗人内心的创伤。对于濩落已久的诗人,《东武吟》那样的辛苦词往往是触发其一腔愁绪的媒介。而对于即将奔赴故乡的诗人而言,《东武吟》也不再能触发诗人的身世之感。转而以一声响谒行云的断喝代之,“人生不失意,焉能暴己知”。莫不如将目光投向花前月下,抚琴对酌,岁月静好。诗人虽长期被堙厄所囿,却没有沉溺于困顿的泥潭,而是以通脱圆融的态度,超然自适的心灵,来面对多舛的命运。可以窥见,贬谪固然带来了诗人生命的沉沦,但昂扬的生活态度始终占据着诗人内心的最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