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连州途径洛阳诸公置酒相送张员外贾……率尔酬之

谪在三湘最远州,边鸿不到水南流。如今暂寄樽前笑,明日辞君步步愁。
位置
创作时间
805年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贞元九年进士及第,初任记室,后历任朗州司马、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诗精炼含蓄,语言清新,善于表达对人生与历史的深刻理解。为白居易所推崇,誉为“诗豪”。存世有《刘宾客集》。
写作背景
永贞元年,刘禹锡以“忧国不谋身”的精神,与柳宗元一道参加了王叔文、王伾为首的内抑宦官、外制方镇的政治革新运动,时称“二王、刘柳”。由于宦官藩镇势力的联合反扑,这次革新不久归于失败。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此诗当是刘禹锡贬谪连州经洛途中于饯别筵席上所作。
作品鉴赏
永贞元年,刘禹锡以“忧国不谋身”的精神,与柳宗元一道参加了王叔文、王伾为首的内抑宦官、外制方镇的政治革新运动,时称“二王、刘柳”。由于宦官藩镇势力的联合反扑,这次革新不久归于失败。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此诗当是刘禹锡贬谪连州经洛途中于饯别筵席上所作。贺裳云:“梦得佳作,多在郎、连、夔和时作……”。播迁,曾使千百封建文人痛不欲生!而在刘禹锡,于无辜见逐的怨愤中,又糅合着理想受挫、事业遭殃,同志被黜的忧伤,自是十分哀痛。连州坐落于三湘的最远僻处,饶是边鸿也难以逾越这重重的峦嶂,令千军破溃如入无人之境的川流到了这也要转弯改道,更遑论人迹,自是寥寥。纵然是有“诗豪”之美誉的诗人,一想到“一辞御苑青云去,十见蛮江白芷生”的漫漫征途,干云豪气也不由得偃旗息鼓,败下阵来。推杯换盏在人前强颜欢笑,内心却被愁绪无形的绳索交织缠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