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新文谒张籍韩愈途中成

袖有新诗成,预见张韩老。青竹未生翼,一步万里道。仰望青冥天,云血压我脑。失却终南山,惆怅满怀抱。安得西北风,身愿变蓬草。地祇闻此语,突出惊我倒。
位置
创作时间
806年
作者简介
贾岛(779-843),字阆仙,范阳(今河北省涿县)人。早年为僧,后还俗。屡试不第。唐文宗时任职主簿小官。他惟喜作诗苦吟,诗风清淡朴素。贾岛与孟郊并称“郊寒岛瘦”。一生不喜与常人往来,《唐才子传》称他“所交悉尘外之士”。
写作背景
公元806年12月,贾岛携新作诣洛阳,见张籍、韩愈。张为太常寺太祝,韩拜国子博士。谒孟郊未果。此诗当为于洛途中所作。
作品鉴赏
公元806年12月,贾岛携新作诣洛阳,见张籍、韩愈。张为太常寺太祝,韩拜国子博士。谒孟郊未果。此诗当为于洛途中所作。贾岛写诗,以吟哦不辍著称。他“推敲”常常煞费苦心却真有其事。这在他自己的诗中也颇多例证:“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因此新诗初成,自然按捺不住心中的狂喜想觅得知音激赏。昂扬的灏气流注于字里行间。胸怀凌云之志,所以普通的竹叶在诗人眼里也插上了翅膀。万水千山也不过等闲一步的距离。凛然的骨气使诗境由狭窄而变得开阖。“失却”以后数句是情感的一个跌宕。穷愁的情绪又溢满纸张,笔端依旧清冷。贾岛本是半俗半僧,为僧难免思俗,入俗难弃禅心。他正是游走于这种双重性中,耐不住释门的清净,又受不了尘网的裹胁。他出生微贱,犹如蓬草般难以主宰自身的命运。因此难免流露出压抑之感。然而作者终究是自命不凡的。结尾处是情感的又一转折,仿佛震惊于自己突然萌生的念头,一扫黯然的基调,英雄气概占了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