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创作时间
813年
作者简介
王建(768年—835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写作背景
元和八年,王建任昭应县丞
作品鉴赏
唐宪宗元和八年,王建出任昭应县丞,遂有此作。诗作首联点明昭应官舍的地理位置:位于华清宫北面,恰好可以透过窗棂看到华清宫的楼台殿阁。颔联句言因近华清宫,所以昭应县的官员生活比较优越。“庆云”即五色祥云,官舍近皇帝行宫,故言此处有“庆云”。“御果”是因官舍临近行宫,所以可以较快品尝到行宫内部的美食佳肴。颈联对仗工稳,从冬、夏两个季节说明昭应官舍生活条件优越。“汤泉”因昭应县近骊山,骊山多有地热资源,唐代诗人遂多有赞咏。昭应县距离渭水仅有十里路程,故言“临渭”。以上几联从政治地位、地理位置等方面分别谈了昭应县的优越性,然而尾联却说,虽然如此优越,但却免不了官家俗务的干扰。“两衙”是指古代官员需要一天两次向长官请示公事,称“衙参”,因一天两次,故言“两衙”。“登阁巡溪”当是官员的日常工作。诗中描写的昭应县生活忙中有闲,可见王建此时很享受此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