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堪归东京汜水别业(得闲字)

客舍见春草,忽闻思旧山。
看君灞陵去,匹马成皋还。
对酒风与雪,向家河复关。
因悲宦游子,终岁无时闲。
位置
创作时间
745年
作者简介
岑参(715-770),荆州江陵人,唐代边塞诗人。岑参早年遍览史籍。天宝三年进士及第,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历任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封常清幕府判官。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岑参长于七言歌行,《全唐诗》编诗四卷,今有《岑嘉州集》七卷行世。
写作背景
友人郑堪归洛阳,岑参赋诗赠别。
作品鉴赏
唐玄宗天宝四年,友人郑堪东归洛阳,岑参有诗以赠。诗的首联写郑堪东归洛阳一事的缘由。诗中写郑堪在长安客舍中看到窗外青草漫漫,便兴起思乡感情,于是起行,东归洛阳。颔联两句对仗极工,以“灞陵”对应友人此次前往的“成皋”地区。“匹马”一词虽是对将行友人的真实描写,却富有情感。试想,一位独自回家的旅人,如何不令读者读此伤感呢?颈联两句对送别的场面进行描写,点明送别的季节应该是在冬季飞雪日,恶劣的天气环境为本已伤感的送别平添一份凄凉。对送别场景的真实描写有助于作者在诗作的结尾表述出自己的友人离别后的伤感情感,但这样的风险在于,整篇诗作都会流于俗套,毫无新意。所以岑参在诗作的尾联宕开一笔,转写因看到友人回家,想到自己多年宦游多地的辛苦。由友人回家联想到自己多年宦游的辛苦,并不突兀;而避开离愁别绪的抒发,使全诗不流于俗套,构思实在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