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贺监归四明应制

挂冠知止足,岂独汉疏贤。入道求真侣,辞恩访列仙。

睿文含日月,宸翰动云烟。鹤驾吴乡远,遥遥南斗边。
位置
创作时间
744年
作者简介
李林甫(683年-753年1月3日),小字哥奴,祖籍陇西,唐朝宗室、宰相,唐高祖李渊堂弟长平肃王李叔良曾孙,画家李思训之侄。李林甫出身于唐朝宗室郇王房,早年历任千牛直长、太子中允、太子谕德、国子司业、御史中丞、刑部侍郎、吏部侍郎、黄门侍郎,后以礼部尚书之职拜相,加授同三品。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李林甫接替张九龄,升任中书令(右相),后进封晋国公,又兼尚书左仆射。天宝十一年十一月(753年1月),李林甫病逝,追赠太尉、扬州大都督。后被杨国忠诬告谋反,遭削官改葬,抄没家产,子孙流放。
写作背景
744年春,玄宗命群臣送贺知章归越,赋诗命群臣赓和。
作品鉴赏
唐玄宗天宝三年,贺知章告老还乡,上疏请为道士。李林甫相送,故有此诗。诗的首联写贺知章辞官回家事。颔联写贺知章有心学道,心向仙班。“真侣”为道教名词,道教称本原、本性为真。颈联中“睿文”指贺知章的文笔蕴含智慧;“宸翰”是指帝王的书写富含真情。这里是指贺知章告老还乡时,唐玄宗曾亲赐《送贺知章归四明》的作品,因此,李林甫也写了这篇作品。尾联中“鹤驾”一句是写贺知章回家修道,归乡隐居事。古人认为地面上的地点对应天上的星斗,所以称贺知章的家乡越地为天上的星宿南斗。这篇作品仅仅是应皇帝要求而创作,诗中很难见到作者同贺知章在私下里的感情。没有独到的感情支撑,这篇作品也写得平平无奇,除了典故的使用引人耳目外,再没有其他吸引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