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创作时间
751年
作者简介
储光羲(约706—763)润州延陵人,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官至监察御史。今有《储光羲集》5卷传世。
写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年,储光羲任华州下邽县尉。
作品鉴赏
此诗具体创作时间无考。根据作品内容,此作可分为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作品的前四句,主要是点明作者的行旅途径,接着对华州的自然景物作了一番描绘。按照作品内容,作者创作此作是应是秋日夕阳之时,面对即将落下的太阳,作者身处山岭,听松风,看鸿雁,发出一番感叹。第五句开始,作品转入第二部分内容。在这一部分内容中,作者主要是一次次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感情。首次表现在第五句中对友人隐居处的想念:作者的友人祖咏在汝南的汝坟别业隐居,因为此地又被称为息县,所以作者将友人的隐居处称之为“息阳宫”。第二次怀念表现在作品的第六七句中,通过与作者的友人相对比,衬托出祖咏能文善文的特质,这种赞美不能不称为一种想念;第三次想念比较婉转,是作者在第八句中,通过想象友人想念自己寄托出的。全诗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思人,当是因为华州山岭与友人隐居处有相似之处所致。